元宇宙

突发-曾经的英伟达工程师,决定认真做副眼镜

作者:CETCIT小编

2023-12-27 15:19:02



出品丨虎嗅科技组
作者丨丸都山

“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自己创业,我更希望我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与XREAL创始人徐驰的对话中,笔者以一个较为尴尬的问题作为开场白:你有没有后悔过离开英伟达自己创业?

尽管如今提到徐驰的名字,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AR行业,但容易被忽视的是,这位创业者早些年曾是英伟达的一名架构工程师,而且任职于公司最核心的GPU团队。

考虑到英伟达如今的光芒,徐驰如果选择在这家公司安稳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未必会不及当下。

但在徐驰看来,如果当初只是安于现状等待AI或是其他风口降临,盼望时运将至,那么它可能会砸向自己,也可能会砸向别人。

“不愿意等”或许是徐驰身上最为突出的特质。兼顾创业者与产品经理的双重身份,他和团队定义了多项消费级AR眼镜的产品标准,同时又力主推动产业链中那些尚未量产的技术与解决方案落地。

这一特质在今年9月发布的XREAL Air 2 Pro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当用户认为过去的遮光罩有些累赘时,徐驰想到的并不是如何把这个配件做得更加便携,而是直接以行业中尚未使用过的“电致变色”技术来替代;当用户认为显示色彩还有提升空间时,XREAL又开创了AR行业中“逐台校准”的先河。



“我们以往看到突破边界的工作都是外国公司在做,然后中国企业来‘摘桃子’,但如今中国企业在人才、技术上都具备足够多的积淀,为什么不能把两者之间的角色调转过来?”

在交谈的过程中,徐驰不止一次提到,要引领创新,而不是等待产业链成熟再去照搬。在说这些话时,徐驰口中的主语从来不是XREAL,而是“中国企业”。

这种想法,或许来自他学生时代的所见所闻。

从理工男到现实主义者

2007年,徐驰在浙江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前往明尼苏达大学求学。

同样是这一年,乔布斯穿着标志性的半高领毛衣,站在舞台上划开了iPhone的屏幕,就此也划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身处美国的徐驰意识到这必将是一场颠覆式创新,他认为彼时还处于“山寨机比拼”的中国手机行业,在iPhone时代很难再有出路。

但国内厂商们很快就开掘了新的玩法,即进阶到“山寨iPhone”模式,以照抄iPhone的外观设计来主打低价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即便他们已经凭借市场增量积累了大笔资金,但还是鲜有人愿意主动推进新兴技术,都在等着国外公司去催生技术成熟。

在目睹这一切后,徐驰下定决心在自己创业时,绝不走过去手机厂商的老路。

他做到了,但结局并不算圆满。

当XREAL发布初代产品Light时,业内无不为之惊叹,这款产品一改过去同类型产品“傻大黑粗”的外观,改用更加时尚且轻便的眼镜形态,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SLAM定位、6DoF等关键技术,在功能表达上甚至已接近今天的Vision Pro。



但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是,在缺少应用生态的背景下,这样一款名义上的“全功能AR眼镜”究竟能用来做什么?做为一家初创公司,XREAL不可能像苹果一样号召数十万开发者为其打造应用,那这么一款远超时代的产品,实际意义就非常有限。

因此,今天看来,XREAL Light发挥的作用更多是为XREAL做下品牌定调,但如果想要面向消费级市场,就必须开发一条更具“普适化”的产品线。

在仔细调研用户反馈后,徐驰发现大多数用户对AR眼镜的需求还是集中在观影、轻游戏等娱乐场景上,基于这项需求XREAL后续推出了更加轻便且着重成像效果的Air系列。

初代Air系列产品可谓大获成功。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XREAL在AR行业中全球销量排名第一,其中Q1全球市场份额为34.49%,Q2份额上升至39.03%。

趁热打铁,XREAL又在9月发布了Air 2系列。

有了XREAL Air的成功经验,徐驰和团队在新产品定调上,开始遵顼一项原则:一切从用户现实需求出发。

“总有人要第一个吃螃蟹”

初代的XREAL Air虽然大卖,但在徐驰看来,这款产品的成功主要缘于XREAL摸索出了用户的核心诉求,填补了一块行业空白,而在技术细节上,其实还有许多能提高的地方。

首先是用户的佩戴体验,尽管XREAL Air只有79克,但前后重心不均,用户在长期佩戴后还是会有不适感。基于此,XREAL通过镁合金衡量、外壳超轻塑胶粒子等材料改进,让XREAL Air 2的重量进一步降低至72克,同时将前后配重比调整为50:50。



此外,XREAL Air2系列还应用了空气鼻托,及软件材质镜腿来改善用户长时间使用体验。

实际上,上述改进并不算困难,因为产业链内基本都能提供解决方案,但涉及到AR眼镜的“顽疾问题”,XREAL就只能选择从头做起。

最典型的是AR眼镜的遮光罩问题。

这里有必要说明下,AR眼镜为什么需要遮光罩。首先,在强光环境下,受当前产业链的发展限制,没有任何一款AR眼镜搭载的微显示屏能够完全不受太阳光线的干扰成像;其次,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出于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也不愿意让他人透过镜片看到实时观看的画面。

所以AR眼镜厂商想出了通过外置的遮光罩去解决上述问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遮光罩并不方便随身携带,也无法根据需求控制进光量。

为此,XREAL将“电致变色”技术用在了Air 2 Pro上。这项技术最早用于建筑玻璃和交通工具(如波音787的舷窗),虽然有成熟的应用,但想要移植到AR眼镜上难度极高。

“AR眼镜内部空间非常紧凑,而且我们需要看到虚拟画面,因此在通电(即镜片通电变色)后不能有偏色,不能影响显示效果。”徐驰提到,起初想到这一方案后,发现产业链内根本没有成熟的量产器件,因此XREAL的团队不得不协同供应商一起,将这项技术推向量产。

如今,在XREAL Air 2 Pro上,用户可以通过一枚独立的按钮,实现进光量的多档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而为了解决AR眼镜的色准问题,XREAL研发团队想到了行业中的“逐台校色”方案。

熟悉数码行业的人对这一名词应该不会陌生,在高端电视或显示器产品中,厂商会利用专业色彩分析仪,在标准色彩空间里对设备进行校准。

但问题在于,过去用于逐台校色的设备都是为几十寸甚至上百寸的显示面板设计的,而XREAL Air 2/2 Pro上的那块Micro OLED微显示屏,其大小不过0.55英寸,市面上根本没有能够适配的设备。

XREAL的研发团队为此又不得不拉着供应商一起,在位于无锡的光学产线上去调配、测试“逐台校色”的工序流程。

在XREAL Air 2系列正式量产前,根据德国莱茵TÜV色准标准测试,XREAL Air 2色准ΔE 2000<3,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色准认证,这也是目前AR行业内唯一获得此项认证的产品。

当然,这背后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徐驰表示,“逐台校色”工序的引入大大增加了生产端和检验端的前期工作量,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总要有人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何获取消费者信任?

任何优秀产品的诞生都不会是一番风顺的,XREAL Air产品线亦是如此。

在初代机型研发时,XREAL团队选择了价格相对低廉且体积较小的某厂方案做为XREAL Air的显示屏,但在后续的测试中,发现这块屏幕的显示素质较索尼的Micro OLED显示屏还是有些差距。

在那个时间节点上,索尼显示团队找到了徐驰,提出愿意建立长期紧密的共创合作关系。当然,索尼方案的价格也更贵一些。

“这不仅是钱的问题,索尼显示屏的体积稍大,如果改用索尼的方案,就意味我们需要把光路设计和机身结构全部推倒重做,而在当时我们原始方案的样机都已经做出来了。”徐驰坦言,那一次自己和团队都之间陷入无比纠结的状态中,因为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方案调整,会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顺利上市的问题。

最终,在团队内部多番讨论及评估后,徐驰决定改用索尼的方案,而由于这次临阵大改,XREAL Air也因此延期两个月发布。

徐驰表示,之所以宁可延期发布,也要配置更优的方案设计,是因为Air是XREAL的第一款消费级AR眼镜,它决定着XREAL品牌未来的成败。

“品牌是一种信任,是消费者对你的品牌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种盲目的信任。”徐驰解释,这种信任可以理解为:我相信你替我做好了对的选择,你帮我做了一些把控,能让这个产品体验符合我的某种预期。

“现在我们国内企业都在讲,要想出海都该如何如何,但我认为中国企业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起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徐驰补充道。

基于这样的观点,在后续产品开发中,徐驰和团队也开始愈发追求精益求精,甚至演化为一种执拗。

比如,在XREAL Air上,徐驰认为还是留有一处遗憾:光学模组有些厚重。而在XREAL Air 2 Pro上,得益于索尼尺寸更小的Micro OLED微显示屏,XREAL研发团队把机身结构做了全新的设计,让机身厚度减少了2mm。

“别小看这2mm,对于睫毛比较长的用户来说,这可能就是睫毛会不会碰到镜片的区别。”徐驰解释道。



与此同时,XREAL也在努力地为用户探索更多的使用场景。

“过去在XREAL Light上的那些关于空间计算的能力,我们未来一定会在消费级产品上加回来,而且要做得更好。”徐驰表示,当前AR行业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可能都算不上那个‘iPhone出现’的时刻,但未来AR眼镜绝不仅仅是以“外接大屏”的形态长期存在。

“如果市场节奏变快,我们一定是行业内跑在最前面的那个玩家。”徐驰补充道。

web3.0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