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今日-元宇宙落地、数实融合,乌镇大会9年洞悉世界互联网新风向

作者:CETCIT小编

2022-11-15 09:19:04

11月11日,以“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下帷幕。

三天的会期共设19个分论坛、12场咖荟,参会嘉宾齐聚水乡乌镇共话数字未来,思想火花如烟绽放。还有一波新潮科技强势袭来,透过乌镇的窗口预示互联网发展风向,勾勒未来生活的轮廓。


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15项领先科技成果。

自2014年举办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走过第9年。如何历久弥新?据主办方介绍,今年乌镇峰会在议题设置求先、活动策划求变、提升参会体验等方面,给出一次诚意的表达。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本届峰会首设365天永不落幕的“互联网之光云展厅”,元宇宙不仅是展馆的主角之一,也是论坛热议的焦点——张朝阳、周鸿祎等多位互联网大咖畅谈其发展趋势。与会嘉宾还围绕科技抗疫、数实融合、人工智能、数据治理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积极发出乌镇的声音。

着眼现在:疫情下的数字社会改变了什么?

11月8日-11日,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开启。今年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赴乌镇之约。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慰平上次到乌镇是以游客的身份,这次再来则是为了参加一场分论坛的圆桌讨论。他说,疫情后能再来感受乌镇的自然和文化之美,很是难得。

今年是陈慰平第一次参加乌镇峰会,初来即经历大场面。他所在的这场分论坛,嘉宾阵容耀眼夺目,现场更是人气爆棚。与会嘉宾包括官员、企业家、学者、医生、媒体人、演员、作家等,他们紧扣论坛主题,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探讨“疫情下的数字生活”。

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表示,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江首创并应用健康码,推出一批数字应用的“黑科技”,为精准高效防控疫情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疫情之下,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业态快速发展。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唐毅注意到,疫情使数字工具更加普及。居家办公的用户对多人多终端远程协作的产品需求大幅增长,促进了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量子之歌集团联合创始人白柏则观察发现,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职场人的就业焦虑。在“自我提升”“突破职场瓶颈”的动机下,越来越多年轻职场人开启在线学习模式。

在休闲文化方面,陈慰平发现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推出线上展览,让人们在家也能有审美体验。这种观赏方式虽缺少临场感,但却加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发展力度以及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

他告诉南都记者,毕业季是每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重要盛会。受疫情影响,毕业展走到线上,成为永不落幕的展览。手绘插画、IP设计、三维创作、动态字体设计和各种数字媒体艺术也瞬间发展起来。元宇宙、NFT(非同质化通证)和Web3.0好像也是为艺术而生,让艺术作品在互联网世界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无限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看网络小说也是人们宅家的一种休闲方式。在接受南都采访时,人气小说《斗破苍穹》作者天蚕土豆(原名李虎)表示,疫情下网络文学在知识深度、题材样式、风格口味等多方面迎来大需求和大机遇。一些年轻人甚至惊奇地发现父母也开始看网文了。


演员于和伟在“疫情下的数字社会”分论坛演讲。

《觉醒年代》陈独秀的饰演者、知名演员于和伟则结合从影经历称,疫情发生以来,影视行业不管是在制作环节还是上映环节都受到了一些影响。要想重新将观众重新吸引到电影院,最根本的还是要创作出高品质、制作精良的作品。

民以食为天。美团总编辑徐辉从给用户“一杯温度刚好的咖啡”谈到企业如何借助无人车、无人机技术实现快速配送。云科领创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永佳也发现,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这类“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

在他看来,疫情防控期间,以智能化、无人化为核心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特别在交通、医疗、教育、环保、物资保障等领域加速落地,不仅解决了部分社会刚需,也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

触碰未来:“元宇宙”概念落地,科技更有温度

数字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还在不断拓展人们想象的空间。作为乌镇峰会的“重头戏”,每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不容错过,众多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让人大饱眼福。

南都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次博览会以“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为主题,精准把握“求先、求变、求新”的发展定位,共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中外企业机构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展。不同于往年,今年博览会还推出365天不落幕的“互联网之光云展厅”,以3D和2D相结合的展览模式呈现企业数字化风采。


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11月9日上午,南都记者走入“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无人驾驶车、飞艇无人机、AR工业智能眼镜、5G云诊、数字货币、机器狗……一众“黑科技”格外吸睛。

不仅酷炫感十足,这些科技产品也颇具温度。为减少外卖配送过程中接打手机造成的安全隐患,饿了么为骑手研发的“智能头盔”能实现接单、外呼、确认到店等操作,大幅度降低骑士对手机的依赖,同时还具备防磕碰、自动报警灯功能。

为守护老年人消失的记忆,阿里巴巴针对阿尔兹海默症人群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筛查辅助工具,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语音交互、问卷互动等方式可实现5分钟快速筛查,尽早识别阿尔兹海默症风险。

腾讯则聚焦国内20万名渐冻症患者,推出“眼球输入无障碍解决方案”。借助一款内置眼球追踪技术的眼控仪,全身瘫痪、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可以用眼球打字来接触网络。

除了暖科技外,人们在展览馆内还可触碰未来。当前元宇宙成为新的风口,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这一赛道。今年展览会上,这项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技术无疑是一大看点,通过各大参展商设置的体验区,人们对元宇宙的了解不再只停留于概念。

一些展区内,参观者可透过绿幕乘坐“飞船”沉浸式逛工厂车间;还可借助iPad等终端设备体验AR乐园景区的四季风光,并留下个人专属照片;或是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宇宙会议”——自行选择数字人“分身”加入3D会议现场,和嘉宾握手互动并演讲。

南都记者注意到,元宇宙不仅在展览馆很“火”,也是大咖们热议的焦点。今年乌镇峰会特别设置元宇宙主题咖荟活动,聚焦元宇宙城市应用,探讨产城落地新范式。

元宇宙走到今天,有人说这才刚开始,也有人说已走到深水区。如何看待元宇宙的发展?

在互联网企业家论坛上,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Web1.0时代,互联网内容的产生和分发是1对N;到Web2.0时代,内容产生是由N个人产生和消费,更多强调的是互动;现在正朝Web3.0迈进,用户建立互动关系后,绝对去中心化,最后是所谓的元宇宙。

他提醒,互联网领域的很多概念具有煽惑性,年轻创业者应抱着狐疑的态度看待某段时间特别火热的技术,更关注和把握用户需求。不过虽然一些新概念炒得过火,但把它放在十年尺度上,趋势确实在深刻转化。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认为,关于元宇宙和Web3.0,未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并经历一个普及过程。但在技术早期阶段,到哪一步它会成为潮流或者产出全民级的应用,目前很难精准预测。

的确,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尚待观察。但诚如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乌镇峰会所说,“无论做什么样的元宇宙,一定要找到一个契合场景,(否则)脱离具体场景空谈说要改变世界就‘太虚了’。”

感知变化:数实融合发展,新模式受关注

自2017年起,发布蓝皮书呈现国内外互联网一年来的新实践、新成就,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9.8%,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报告还指出,中国不断加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激活新业态新模式。

据南都记者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明确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实现路径。


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现场。

在今年乌镇峰会上,“数实融合”也是企业家们关心的一个话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二者的“化学反应”主要源于对生产、设计与制造环节进行数字化重构,用大数据模型推演出最优流程。

他以“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港口大脑”为例提到,在阿里巴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协助下,舟山梅山港的智慧化程度大大提升。比如可以根据船只停留时长、货物类型、吨位等数据,合理分配泊位,分析装卸在哪个堆场、放在上层还是下层。单这一项,相当于为梅山港每两年省出一个造价10亿的泊位。

“深化融合既是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也是主要推手,我们要重点关注融合带来的新范式、新业态。”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刘健提到,当前5G、AI、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带动通讯、IT、互联网、软件这些数字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并且向工业制造、交通能源等所有传统产业深入渗透。

腾讯公司副总裁刘勇表示,在产业价值层面,数字科技企业正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得力助手。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帮扶,未来腾讯将坚定自主研发,用更好的技术产品服务用户,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在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看来,数字经济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但相互并不对立,也不是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所谓虚拟经济,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到来的新阶段。所有行业领域都会涉及到数字化转型。

乌镇峰会是各界共话数字未来的一扇窗口。11月8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员代表座谈会上,网易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希望大会可以邀请更多来自制造业、农业、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参加,打破虚拟与现实,技术与场景之间的这堵墙,给大家讨论带来更多新的视角、新的可能,创造更多产业质变的可能。

立足未来:AI伦理取向、数据治理走向何方?

在乌镇峰会,不仅有火热的前沿科技亮相,也有冷静的行业前瞻性思考。

南都记者注意到,自11月9日开幕以来,乌镇峰会在两天里同步举办了十余场分论坛,最后半天则单独留给“人工智能的产业方向与伦理取向”论坛,可见重视程度。


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分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是这场分论坛的圆桌讨论嘉宾。他告诉南都记者,人工智能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它已成为泛在赋能的数字技术代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场景创新,比如自动翻译、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健康码使用等,此外包括元宇宙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机器学习。

在段伟文看来,人工智能代表了未来,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既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关系到整个人类未来命运——比如机器换人的就业冲击、人对机器的依赖及其对人的过度控制等。这背后涉及的价值和伦理问题,也亟待从技术产业、行业管理和治理层面等作出思考。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也谈到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忧虑。他表示本世纪初,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很快发现它具有不安全、不可信和不可靠等缺陷,导致人工智能被有意或无意地滥用、误用。

“原以为只有当机器人的智能接近或者超过人类之后,我们才需要考虑伦理风险,没想到的是——在机器智能还是如此低下时,我们已经失去对它的控制。时间居然来得这么快,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张钹说。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数据资源,企业在信息化浪潮中寻求转型也必须和数据打交道,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流动也成为关切。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在“数字经济”分论坛提到,在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中,尤其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存在不会转、不想转、不敢转的三种态势。“我们的调研显示,70%的企业在面临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存在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担忧,这成为重要的障碍。”

数字化快速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形态,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人们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类似数字鸿沟、隐私安全、儿童网络保护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弥合数字鸿沟”分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表示,数字化有助于推动协作实现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但如果缺乏好的引导,也有可能加剧不平等,扩大数字鸿沟。

根据国际电联ITU统计显示,全球仍有近30亿人没有接入互联网,其中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农村地区。ITU数据还显示,高收入国家87%的儿童和青年能够接入互联网,但是在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只有6%。

在“网络法治”分论坛上,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网络犯罪与反洗钱部主任Glen Prichard分享了一组数据——据估计,截至2024年,全球数据泄露的潜在成本将超过5万亿美元。2019年美国国家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中心收到了7000万份有关儿童性虐待的材料,然而还有更多相关资料未被侦测到。

数据要素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如何让更多人共享数字发展红利,怎么保障数据安全和探寻数据治理路径,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凝聚共识:反电诈、弥合数字鸿沟倡议书发布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但网络窃密、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网络法治”论坛上表示,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公平与正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互联网之问”。

如何回答这一“互联网之问”,立法者在行动。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两年国内网络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告诉南都记者,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规则之治以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合规需求亦是日益强烈。

在执法层面,盛荣华强调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整治网络不良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乱象,严厉打击危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人工智能发展问题上,如何统筹产业方向与伦理取向,业界大咖也尝试给出破题思路。

段伟文告诉南都记者,他们有的从宏观层面探讨人工智能的价值规则和伦理规范,有的侧重讨论从技术层面讨论,称“技术无罪,应用有正邪”——现阶段仍要不断加强技术突破,同时防止技术被滥用。一些产业界代表则把技术和伦理当成矛和盾,强调运用技术手段解决具体问题,还有学者则更多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冲突及伦理抉择等。

段伟文说,本届乌镇峰会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在疫情防控、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互联网的想象会不会受到挑战?通过乌镇峰会去探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具有深远用意。

吴沈括也告诉南都记者,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动下,不同国家对新的规则协调、监管合作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在法治层面为国际合作和协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路径。

过去九年,吴沈括曾多次赴“乌镇之约”。在他看来,乌镇峰会及时回应了不同阶段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已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交流平台;既是重要思想的产出来源地,也是各方实践的汇聚地,还是国际共识的构建推动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乌镇峰会至少对外发布了两份倡议书,包括《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倡议》和《反电信诈骗倡议书》。前者呼吁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后者建议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携手构建多元协作治理格局,健全网络空间治理机制。

可以看到,乌镇峰会正尝试凝聚共识,提出互联网治理方案。

11月11日乌镇峰会的最后一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峰会情况。他表示,明年乌镇峰会将迎来第一个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大会将策划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期待全世界的朋友齐聚水乡乌镇,共话数字未来。

十年之约已经许下,来年乌镇峰会又将迎来哪些硬核科技,激荡出何种思想火花,可以拭目以待。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玲 发自乌镇

web3.0教程